新闻动态

儒风运河 德润英才——尼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德州专题研修综述

2025-11-07 09:15:30 来源:中国孔子网 作者:杨波

10月31日至11月6日,尼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德州专题研修活动成功举办,来自11所共建院校的24名专项研究生齐聚“齐鲁北大门”——德州,在庆云、乐陵、禹城、宁津、德城区、天衢新区等地的文化地标之间“游学”,通过现场教学触摸历史脉络,借助专题讲座汲取思想智慧,依托交流研讨激发学术灵感,圆满完成了一场兼具文化深度与实践温度的研修之旅。

行走的课堂:在历史遗存中沉浸感悟

研修期间,专项研究生们步入了一部“行走的文明史书”,从庆云县金山文博园到乐陵市文庙,从禹城市禹王亭到德州市博物馆,从宁津县中华传统家学文化园到德城区苏禄王御园......他们的足迹遍布德州10余处文化地标。在触摸文物、驻足遗址、观摩技艺的过程中,传统文化不再是文献中冰冷的文字,而是可感、可触、可共鸣的鲜活存在。

现场教学使南开大学硕士生完颜成琳产生了深刻共鸣,“为期数日的研修,使我深刻体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非静止的遗产,而是一种流动的精神力量。无论是海峡两岸八极拳交流中体现的‘以武辅德’,还是大禹文化所蕴含的‘公而忘私’,抑或是文庙、家学文化园中传达的‘修身齐家、以德化人’,这些看似分散的文化现象,实则共同指向儒学所倡导的核心价值——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。”

经过在庆云县的两天沉浸式现场教学,来自南京大学的博士生王晶深有感触地表示:“两日参学,步履所至皆藏意趣,拳风与文脉交织成诗。庆云八极会场,刀枪铿锵里,是两岸同根的滚烫联结;乐陵文庙古柏筛影,碑刻间漫溯儒家温韵;孙馆墨香氤氲,前辈风骨直抵人心;枣博展陈里,枣香漫染,直沁心脾。武承刚健,文续温情,原来文明从不是冷寂的纸堆,而是拳风裹着的热,是展柜映着的光。”

名师领航:在学术解码中深化认知

研修期间,恰逢“海峡两岸(德州)大禹文化交流活动”隆重举行。两岸史学界、文化界的众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,围绕大禹文化的历史渊源、精神内涵、当代价值及其与德州的深厚关联等关键议题,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。专项研究生们有幸全程参与,沉浸于这场高水平的学术盛会。中共中央党校(国家行政学院)博士生陈玲芬作为学生代表作主旨发言。同学们纷纷表示,能够近距离聆听两岸顶尖学者的思想碰撞与前沿观点,无异于享受了一场难得的“学术盛宴”,极大地开阔了自身的文化视野与研究思路。

此外,本次研修继续延续 “名师引路” 的学术传统,特邀知名专家学者开展专题授课,为专项研究生搭建起从 “认知文化”到“深耕学术”的桥梁。其中,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马平安、德州董子书院院长季桂起、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余治平分别围绕大禹文化、德州地域文化、董子文化等主题展开讲解,系统阐释其思想内涵与当代价值,不仅深化了专项研究生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,也为他们后续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名师们的倾囊相授,不仅在学理上为同学们构建了清晰的知识框架,更在思想层面引发了深刻共鸣。

来自中共中央党校(国家行政学院)的硕士生冯佳欢分享道:“马平安教授兼顾学理性与现实性,用通俗的语言讲述大禹文化对孔子的重要影响。开篇一句‘能堪称人民领袖的人物并不多’,便引着众人深思;随后探究大禹之‘大’——大德、大能、大政、大力,清晰勾勒出这位古圣先贤的崇高形象,也让我们逐渐领悟到,为何大禹能成为跨越时空的精神符号。”

同样从专题讲座中深感获益的,还有来自吉林大学的博士生李文涛,他坦言:“文化讲座更是此次研修活动的一大亮点,为我们带来了知识的盛宴与思想的启迪。孙敬明教授的《从龙山古城与两周金文论海岱区域大禹文化中心》讲座,更是将我们的视野拓展到了更为广阔的历史时空。通过龙山古城遗址的考古发现以及两周金文的记载,深入探讨了海岱区域作为大禹文化中心的重要地位,让我们对大禹文化的起源、传播与影响有了更为全面、深入的认识。”

思想碰撞:在交流研讨中凝聚共识

晚间的交流研讨,则让“个体感悟”升华为“集体智慧”。来自不同高校、不同学科背景的专项研究生打破了专业壁垒,从哲学、历史学、考古学、文学等多维视角,围绕多个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。这些跨学科的思想碰撞不仅激发了专项研究生们的研究灵感,更在深入探讨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过程中,凝聚起新时代青年传承中华文明的责任共识。

本次专题研修以德州丰厚的历史文化为课堂,以名师专家为引领,通过理论探讨、现场教学与交流感悟的多元模式,成功构建了一个“知行合一”的沉浸式学习平台。同学们不仅深化了对儒家思想、运河文化及大禹精神等地域文明的理解,更在古今交汇的思考中,增强了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。

目前,德州已是联合研究生院设立的第三个专题研修基地。未来,联合研究生院将依托这些研修基地体系,全力构建一个“在研究中学习、在实践中成长”的浸润式培养环境,肩负起“承古启新”的时代使命。

【编辑:董丽娜】

文章、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